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ENGLISH 收藏 东莞理工学院
  • 首页
  • / 新闻公告
  • / 新闻动态
  • / 正文
  • 【改革进行时】蓄势赋能多措并举 综合改革见实效 (转载)

    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以城市生态规划、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固废资源化及土壤修复为主要研发方向,紧密结合国内外环境保护重大需求,以培养硕、博士研究生和优秀青年人才为使命,瞄准环境保护研究领域国际发展前沿,切中流域尤其广东省及大湾区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开展研发工作,聚焦主攻方向,协同创新攻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并力争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

    自2020年确立为学校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以来,中心作为改革发展“尖刀班”,充分发挥“改革特区”优势,用好用足改革授权,破除制约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深化内涵建设,有序推进各项改革工作落实落地。近一年,中心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科研成果、社会服务、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根据安排,改革工作考核小组对中心2021年度改革工作进行考评,认为中心圆满完成年度改革任务,并给予年考核“优秀”的等次。

    引才聚才精准施策,构筑高端人才聚集强磁场

    在通过与学校签订“授权清单+改革目标责任书”的方式后,生态中心积极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先后制定印发了人才引进与管理实施办法、教职工绩效评价办法、博士后科研工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构建起了科学施策、精准引才、优质服务的人才工作模式。“学校通过设立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的方式,大力有效放权,让中心获得自主规划人力资源配置、完善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等权力,释放更高的工作效率。”中心负责人苏美蓉教授介绍道。

    说明: 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d48107b1226d50faea96a11ae8f7bfe.png

    自改革授权以来,生态中心围绕流域与城市生态规划、水体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资源化及土壤修复等学科方向,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截至目前,中心已引进学科骨干人才4人,博士后5人,组建起一支42人的高水平学科团队。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人,讲师16人,博士后14人。

    精细管理强化服务,营造优良研究生成长新环境

    研究生教育肩负“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双重使命。中心高度重视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工作,积极践行专业硕士的培养理念,充分发挥“紧扣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引领国际环境学科研究前沿”的特色和优势,将学科前沿和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创新探索校企合作、学科竞赛、学术交流、社会实践等多种培养途径,指导学生科研创新,促进教研结合,细化服务管理,营造研究生成长成才的优良环境,实现学生自主性、定制化学习,取得良好成效。

    说明: 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353bed1858dd37187814c46b5379c88.png

    “这个指数感觉和预计的还有误差,我想再做一次实验确认。”在中心实验室内,2019级研究生钱煦斌正就刚开展的实验内容请教他的导师。作为中心第一届自主培养研究生,钱煦斌表示中心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视,以及自主开放、鼓励科研的氛围让他能在实验室潜心钻研,发表多篇SCI论文,并连续两年获得研究生国奖。“感谢中心和导师们对我的悉心栽培。”

    近年来,中心招收和培养的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累计达111人。2021年,中心研究生共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SCI论文8篇、EI论文3篇,申请发明专利17个。经严格选拔和评审,2名学生荣获2020-2021学年莞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名学生获评广东省优秀学生(研究生阶段)。

    聚力攻坚创新驱动,打造学术科研工作新高地

    自2020年启动综合改革以来,中心学术科研工作不断取得突破,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中心教师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论文91篇,其中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国内外权威期刊论文10篇,一区期刊63篇,二区期刊22篇;申请专利14项。2020年9月,中心博士后胡元超以第一作者,导师苏美蓉教授为通讯作者,在Nature子刊《Nature Food》上发表题为“Food production in China requires intensified measures to be consistent with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environmental boundaries”研究论文。

    说明: 胡元超_20220117161836

    2021年8月,中心主任苏美蓉教授申报的“基于代谢过程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诊断与管理”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实现我校及东莞市在“优青”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同年11月,中心李长平教授等完成的发明专利《一种硫化氢气体吸收剂及其应用》荣获第七届广东专利金奖,也实现了我校在此类奖项上零的突破。

    说明: 李长平_20220117161806

    突出应用研究,探索服务地方经济新模式

    在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基础上,中心高度重视与有关部门和地方企业开展合作,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学研用一体化,探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新模式,努力为解决地区性生态环境问题提供“莞工方案”。

    2021年,中心累计服务企业43家。其中,协同生态环境发展促进会赴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开展危险废物检查;与行业协会到石碣镇开展VOCs企业环保管家管理模式调研、横沥镇VOCs企业环保管家培训动员会暨普法进企业活动等7家公司开展服务工作;前往广东万濠精密仪器公司、东莞市禾成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21家公司进行企业涉VOCs气体现场服务。

    瞄准定位搭建平台,实现学科专业建设新突破

    中心围绕水体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流域与城市生态规划、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资源化及土壤修复等4个研究方向进行学科建设和平台搭建。中心积极组织申报广东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科技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项目,不断加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重点建设学科环境工程专业入选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立项建设点,实现专业建设新突破。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2021《中国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一流专业排名》,东莞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排名31位,专业竞争力大幅提高。

    此外,中心积极参与学校的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申报工作。一方面提前谋划主动开展本学科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博士点的申报筹备工作,同时作为主要学科方向(环境功能材料)积极参与学校材料与化工专业博士学位点的建设工作。

    原文链接

    上一篇:“学党史·明使命·强业务·促学科”系列活动 ...